当前位置: > 体质新闻 > > 正文

2017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变化特征:青少年的体质终于稳步回升了

  • 编辑:admin
  • 2018-03-19

 3月初,拿到刚刚出炉的2017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变化特征的抽查结果,北京体育大学教授、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一民有些抑制不住的兴奋。

  张一民是牵头修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负责人。从2000年开始,他参与了历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监测等工作。

  从2015年到2017年,受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委托,全国32所高校分别组成32个抽查工作组,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上报的数据进行抽查复核,并对当年各地各校上报的体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结果比对,抽查对象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的学生,3年的有效样本分别为126080、221053、220330人。

  张一民是这3年调查的技术负责人。在对比了2015年和2016年的数据后,“我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青少年的体质终于稳步回升了。”张一民说,“我对2018年的数据更有信心了。”

  “史上最高规格”的学校体育文件发出动员令

  在张一民的印象里,全社会对青少年体质的关注始自本世纪初。

  2001年,包括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在内的10个部委参与的《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发布。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有了国民体质状况的家底。媒体对这份报告的概括简单而形象:中国人长高了,发胖了,变弱了。

  而青少年体质因为有所对比而格外引起社会的关注——1985年,当时的国家教委、体委、卫生部和国家民委4个部门,联合开展了全国性的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并把其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来,每5年公布一次调查结果。1990年和1995年的调查结果都是一个结论:持续下滑。当时,这个问题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社会、学校,尤其是家长的重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多呈滞后性。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不佳带来的危害,往往要在青少年成年以后才会逐渐显现和发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分析。

  2000年的调查结果出来了,在青少年体质连续15年下滑后,这个问题终于引起了上自国家领导下至黎民百姓的全员关注。

  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00年中国拥有12.59亿人。而同一年的教育统计数据显示,从幼儿园到大学共有2.4亿多名在校学生,约占全国人口的20%。可以肯定地说,青少年体质健康是今天全民健康的“基数”,是明天全民健康的“基石”。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校园体育锻炼得到加强,但青少年“运动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体质健康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

  为解决这一问题,当时教育部联合体育总局修订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并于2002年出台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也是在这一年,教育部要求把给学生做体测推广到学校的日常工作中。

  2005年,5年一次的学生体质健康报告又出来了,状况依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

  这一现象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近年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和肥胖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为此,美国制定了“美国为了更健康的青少年一代行动起来”的国家体育活动计划;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恢复苏联时期的“苏联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日本对《体育振兴计划》(2000年)进行部分修改,把“抑制学生体质下降,增强学生体质”作为体育振兴的首要目标。

  各国经验表明,青少年体质健康是世界范围内的共同问题,青少年体质健康关系国家发展,涉及国家利益,必须进行国家干预。

  而其中,学校体育是健康中国的基础工程。于是,号称“史上最高规格”的学校体育文件出台了。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被业界称为“中央7号文件”。这份文件明确提出了“533”的目标,即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3项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3种健康状况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更重要的是,中央7号文件强调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

  体育课虽小,却关乎青少年体质;学校体育工作虽小,却关乎青少年成长成才。在不少体育研究者看来,中央7号文件这是向全社会发出了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增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动员令。

Copyright © www.csh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生体质健康服务网 版权所有 琼ICP备17003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