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体质新闻 > > 正文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应试化”倾向现状及成因研究

  • 编辑:admin
  • 2015-06-02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即:高校根据现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下称《标准》)对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行测试,以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其目的是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标准》的实施对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改善、健康意识的提高、锻炼习惯的养成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是,据文献资料显示,在高校实施《标准》工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近年来逐渐暴露出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应试化”倾向非常值得我们警惕。所谓体质健康测试“应试化”,本文把它解释为测试者或被测试者为追逐高分、高合格率或为达到其他的目的,在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过程中出现的自觉或不自觉的非正常行为和心理活动,使《标准》的实施逐渐偏离初衷的过程和现象。
    为防止这种现象继续蔓延和扩大,我们专门就此问题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在国内四省五市12所普通高等院校(含高职和独立学院)进行了抽样调查,试图寻找形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为解决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文献资料研究结果与分析
    提炼出文献中提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具有“应试化”倾向的问题共十个,分别是对测试的宣传不够或形式单一,学生对体质测试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且目的不明确,学生参加体质测试的态度消极或被动不积极,测试过程中没有或基本不能按规范进行操作,测试结果不反馈或反馈不及时,重测试、轻反馈服务与管理,体质测试没有起到促进体育锻炼的作用,学生不能根据测试结果正确评价自己的体质状况,学校没有根据测试结果主动采取措施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上级主管部门督查力度不够。
    以上种种问题反映出当前我国高校在实施《标准》中,无论学生、教师,还是学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待体质测试都存在比较严重的“应试化”倾向。
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体质测试的看法
    调查显示,48.2%的学生对体质测试的目的不甚了解,大多数学生对待体质测试的态度不积极,更有近80%的学生不能进行体质评价,其原因说明高校对实施《标准》的宣传和教育不够,学生参加体质测试只是机械地、被动地“应试”。72.4%的高校对测试成绩的公布和学生体质评价没有做到位,体质测试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59.1%的大学生认为测试过程中有作弊现象,63%的学生不能认真对待体质测试,使测试结果含有较大的“水分”。
    2.学生对体质测试的态度
    通过学生对体质测试的态度调查发现,学生尽管比较重视体质测试,但测试时却不太认真。他们并不是很乐意参加体质测试,但由于担心测试成绩对评优,尤其是对学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只能被动参加。由于对测试项目不感兴趣,学生在测试时不会尽力完成测试。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用非正常手段来提高测试成绩的心理在学生中已经普遍存在。另外,为了提高测试成绩,不少学生会在测试前一段时间进行突击练习。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发现,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而且这些学生平时大多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3.体育教师对体质测试的看法
    调查发现,体育教师对体质测试的态度不太乐观。由于工作量大,且繁琐,但这项工作是教育部要求必须完成的,因此,有76.8%的教师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进行此项工作,不太在乎测试质量。在这种心态驱使下,对测试的操作规范的态度也比较含糊,这也就给各种作弊手段埋下了隐患,致使测试成绩“含水量”较高。由于担心会产生不良影响,即使严格按规范操作,测试后的结果大多不会或者不及时公布。这种“含水”数据分析它的确没有多大的意义,更谈不到反馈。因此,对于当前的体质测试工作,大多被访者认为没有太大的意义,更不可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4.体育教师对测试结果的看法
    体育教师对当前体质测试结果的认可度透露出《标准》实施中更加令人担忧“应试化”倾向。调查显示,为了达到国家要求的合格率,很多学校体质测试成绩都有“两本账”,一套数据是测试的原始数据,尽管含有不少“水分”,但毕竟是测试现场记录的第一手资料;另一套是经过人为修改的、用于上报国家数据库的数据。这样的数据汇总到国家相关数据库,再经过统计、分析、公布于众,对社会只能起到误导的作用,又如何让整个社会关注、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已出现较为严重的“应试化”倾向
    “偏重考试结果、轻视教育培养过程,只有考试而没有教育”,这应该就是科举时代应试教育的典型特征。而在当前高校体质测试工作中,各参与主体为了达到各自的功利性目的,在实施《标准》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标准》的教育功能、导向功能,使实施《标准》的初衷逐渐偏离了原有的轨道,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应试化”倾向。
    (2)体质测试成绩信度和效度不高
    师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停留在完成一项工作、一项任务的层面,并没有达到从内涵理解和执行实施《标准》的目的。从测试前的突击练习现象,测试过程中的管理不严,到测试后的数据整理,各个阶段都存在较为明显的、人为的漏洞,导致测试结果存在数据“浮夸”现象。这种虚高的数字可能会误导社会,贻误青少年体质健康,甚至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危害不可谓不大。
    (3)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
    可能的原因是全程监管难度太大,力不从心。就在本研究调查过程结束后,有消息称,陕西省教育厅组织人力对省内部分高校2013年体质测试成绩进行了复查,发现了一些问题。说明该省已经意识到体质测试监管的重要性,并开始把监管工作落到实处,这对杜绝体质测试过程中的一些不良现象有较大的震慑作用。
    (4)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有急于求成之嫌
    事实上每校、每年都不乏测试成绩低于50分者,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谁又能忍心将这些寒窗十年、意气风发的莘莘学子因此而“处以极刑”?另外,政策规定中毕业生测试及格率须达95%以上的规定过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有其深层次的、复杂的原因,想一蹴而就改变现状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此规定有急于求成的嫌疑,这是导致各种测试乱象的重要原因。
    2.建议
    (1)疏堵结合,解决体质测试中存在的问题
    疏,即为加强体质健康测试的目的、意义宣传和教育,使青少年学生认识到体质健康测试是对自己的健康和未来负责,也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真正从思想深处提高认识。堵,就是加强体质健康测试过程监控、监督和检查,坚决杜绝测试过程中和测试后的各种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现象。
    (2)弱化或取消体质健康测试中的功利性政策规定
    导致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的应试教育如果不能实现向素质教育彻底、深刻的转变,仅仅靠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数字性政策规定来限制,催生出各种弄虚作假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毕竟一个民族的健康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之事,而是需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教育、培养和努力。因此,弱化或取消这样的规定不是不能考虑的。
    (3)弱化测试项目的竞技性,提倡测试项目“生活化”,吸引青少年兴趣
    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测试项目大多属于竞技性项目或具有较明显的竞技性特征,与日常生活关联性不强,这也是大学生对测试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实施《标准》是为了学生的体质健康,但是健康毕竟要为生活服务,健康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幸福生活。拥有健康,才能更好地奉献社会。因此,有必要考虑将测试项目设计和设置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至于如何结合,这是一个后续的研究课题。
 

Copyright © www.csh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生体质健康服务网 版权所有 琼ICP备17003055